1.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有哪些

2.大气科学去浙江好就业吗

3.竺可桢在气候研究方面有什么成就

浙江气象科技_浙江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年气象专业大学排名

本专业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有哪些

1910年9月某日吴淞港,美国邮轮“中国皇后”号起航,汽笛声声,船上人头攒动,聚集着一批公费留学的中国学生。

“嘿,这不是胡洪(胡适学名)吗?”“哟,竺可桢,你怎么还没呀?”

“这得感谢你呀,谁让你那时候在澄衷说我活不过20岁,我这天生体弱,可不得天天锻炼。现在20岁过了,我还要比你活得长呢!”

“那又怎样,看你这状态,肯定活不过60岁!”

两年后,两人相遇,冤家似的,竟又孩子气地打起赌来。

“胡洪,我要是活过60岁,比你还活得久的话,你怎么办?”

“我才不信呢!竺可桢,你要是活到60岁,我就在你60岁寿诞上给你磕3个响头。要是你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遗体屁股上踢一脚。”

“行。你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啊!”

这个被胡适“短命警告”的人叫竺可桢,一个较真求是、说到做到的人,跟胡适一样,也是一代传奇。

他一生成就无数,是我国多个科学领域的奠基人,助力浙江大学变成“东方剑桥”,在浙江大学形成的以求是为主导“竺可桢精神”是他一生的凝练,也是让莘莘学子、科学新星学习向往的精神。

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

1890年,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在这个粮商家庭排行老六,名曰兆熊。后因5岁读书,私塾先生认定他日后定能成国家栋梁之才,便建议取“桢”的能堪重任之意,遂改名为竺可桢。

至1974年去世,回顾竺可桢的这一生,84年,经历了国家动荡、社会沧桑巨变,他始终保持振兴中华的初衷,科技兴国、教育强国、甚至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瞻思考,每一步都踩在鼓点,每一步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在引导。

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近代的中国醒来时恍如隔世,曾经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竟早就被推陈出了新。竺可桢认为,科学可以唤醒国人意识,可以增强国力。

他投入其中,从儿时的学习,到中学、大学、出国留学,再到1918年哈佛大学毕业马不停蹄归国任教,他一步步探索成型,成为中国近代地理学、气象学和物候学的奠基者,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等方面都有深刻研究,而这些对我国农林牧副渔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科学,他也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才。”

一方面,他重师资,不囿于陈规,破格录取及提拔很多教师。另一方面他身体力行,用13年,带着浙大人,将这所普通的地方性大学改造成了世界闻名的“东方剑桥”。对当时的浙大师生来说,他就是精神支柱,而他也因此牺牲了很多。

第三次迁校时,他的妻子张侠魂和儿子竺衡染上疟疾,先后倒下,半个月不到,接连失去儿子和妻子。

因为迁校事宜繁杂离不开他,他甚至没有赶回家见儿子最后一面,这其中的苦痛和自责,我们无法想象。但是他,即使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也没有一蹶不振,甚至从未在外人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痛苦,只是在夜深人静时默默流泪思念。

竺可桢不是对妻儿无情无义,而是祖国需要他,在国家与民族大义面前,他只能将个人情感深埋心底,扛起重担,勇敢前进。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竺可桢的头衔不胜枚举,但是最原本的便是科学家。对待科学,他永远都是用最严谨求真求是的态度,他曾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作为科学家,他努力学习,在我国近代当时尚处空白的领域深耕实践,尤其是气象科学和地理科学领域,他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组建我国早期气象观测网,创办气象训练班,这一切的一切,奠定了我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基础。

不仅如此,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科学通史、历史地震学、历史气候学等方面进行多项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他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那字数多达800万字的日记,他一生的著作也有300万字左右。

竺可桢将这种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科研领域的他熠熠生辉。同时,他也将这种科学精神扩展到工作和生活中,工作永远在前线事必躬亲,任人唯德唯才,不计世俗桎梏,也能成就颇多。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

有一句话叫“见得多了,你的世界便大了”。竺可桢学习生涯漫长,涉猎更是十分广泛,拥有着多学科背景的他,真的是用一种海纳江河的胸怀赢得人心,成为了“可持续思想”的前瞻者。

当初在浙大担任校长,他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重视师资力量,宽容待人。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一谈到竺可桢时,总是满怀感激地说:“竺校长是把我们教授当宝贝啊!”

他会因为对方才学过人而聘请任教浙大,只有高中学历的查长生便是如此,要知道学历对于教师简直就是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门槛。

他也对那些顶撞过自己但德才兼备的教授关怀备至,比如费巩曾经当众讽刺他,但是他依然力排众议,让费巩当训导处长,即便费巩的非党员身份甚至过不了教育部的规定。

对人宽容、和谐共处,对自然亦如是。

由于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在自然方面,他也在极早便注意到了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始终注意从科学视角出发,不仅在理论上关注可持续发展相关论题,也在实践中事必躬亲,而他的一些理论,甚至成为我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早期探索。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

竺可桢在科学领域和教育界有如此高的成就,天赋是一方面,但是更离不开他个人的艰苦奋斗和顽强的毅力。

在锻炼身体方面,从一个病恹恹甚至被胡适说短命的人,活到耄耋之年,这都要归功于他个人的自律。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运动,游泳、做操、练拳等等,在这风云变幻的世界里,身体大概才是真正的本钱了。

竺可桢还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作品”就是他的日记。从哈佛学习开始,他便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只是由于战乱,只保存下来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约800万字。

日记内容包罗万象,为我国的气候学、地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甚至对我国近现代科学史特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竺可桢的这四种精神,爱国精神就像灯塔,引导着他奔向想要到达的目的;科学精神就像脚印,是他奔向终点留下的印记,也是他的丈量方式;开放精神就像热情的行人,让他可以在路上坦然接受不一样的思想和帮助;奋斗精神就像是永动机,一路补给着自己,支撑自己到达目的地。

在这个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业,科学家的光热在科技上,教育家的力量在课堂,而我们的力量都蕴藏在这些角色里,等着我们去开发。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平安的国度,我们只需站好自己的岗,坚持勇敢前行!

大气科学去浙江好就业吗

竺可桢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 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开辟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动力》以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符淙斌符淙斌,气候学家,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涂长望涂长望 (已故) 气象学家。湖北武汉人。

吴国雄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广东潮阳人。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既具有很高的数理和动力学造诣,又具有丰富的实际天气经验的学者之一。提出湿倾斜涡度发展理论(SVD)和全型垂直涡度方程。运用上述理论,成功地揭示青藏高原西南涡和夏季江淮流域的暴雨发展机理,揭示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成因。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学者关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把亚洲季风爆发分为三个阶段。证明由于中高纬度的强地转性和斜压性使其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与热带显著不同。首次用数值模式提出厄尔尼诺影响台风的机制,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笃正叶笃正(1916年2月——)男,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是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丑纪范丑纪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崇银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少将。1940年4月15日出生于四川达州,长期从事气象研究工作,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动力学以及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WCRP中国委员会)主席。

秦大河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原中国气象局局长。

陶诗言陶诗言,气象学家、大气物理学家。他在东亚大气环流、季风天气气候、寒潮和暴雨预报、卫星气象应用等方面卓越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外气象界享有崇高的威望。20世纪50年代初,他和顾震潮共同主持中国第一个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建立了各种天气预报方法,是新中国气象预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多次在重大天气事件的预报和国防科学试验的气象保障预报中,出色地完成任务。1977年后,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国际合作计划和项目得以形成和顺利进行。他培养造就了一批大气科学的专门人才。发表的《中国冬季寒潮前后天气型式转变过程的研究》、《长江中上游暴雨分析和预报》等专著堪称经典。

伍荣生伍荣生,中国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专于大气波动与动力学研究。撰有论文《大地形与扰动不稳定》等。

周秀骥周秀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现代大气物理学创建人之一。

曾庆存曾庆存,气象学家,广东阳江人。从事大气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理论和计算地球流体力学、气候数值模拟、卫星气象学方法和大气遥感测量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地转适应过程理论和关于大气扰动演变过程的波包动力学理论,在国内外广为引用。在数值天气预报中设计的半隐式差分格式,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的方法之一,至今仍在使用。

陈联寿陈联寿,气象学专家,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

丁一汇丁一汇,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李泽椿李泽椿,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常务理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许健民许健民,卫星气象专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总工程师。

张德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气候变化研究首席专家张德二,江苏镇江人。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研究在历史气候变迁规律、特征,高分辨历史气候序列和气候图复原、古环境演变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方面有一定国际声誉。

顾震潮顾震潮(1920-1976),大学物理学家。上海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院。1947年留学瑞典。1950年回国。历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建国初期,与陶诗言共同领导了中国联合大学分析预报中心的工作,多次准确预报了洪水的暴发。开创了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工作。六十年代为和导弹试验的气象保证作出贡献,曾立一等功。开创了中国大气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先后建立了云物理学、雷达气象、大气探测。实验气象和大气湍流等分支学科。著有《云物理学》。

黄荣辉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兼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2002年-2010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林之光林之光,男,1936年1月生,江苏太仓市人。中国气象研究院研究员。

雷雨顺雷雨顺,1965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毕业。曾主持将能量天气学理论应用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研究,形成一套较有成效的天气分析预测方法。该项研究1982年获国家科委、国家农委颁发的成果推广奖。

孙照渤孙照渤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1972年至今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工作,先后任气象系副主任、主任,南京气象学院副院长、院长,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现任世界气象组织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朱抱真朱抱真,天气动力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得出了北半球的热源分布,并提出大地形和热源共同形成定常槽脊的理论。

朱炳海朱炳海,江苏江阴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气象系主任。撰有论文《中国锋之消长与气候》,编著有《气象学》、《中国气候》、《天气谚语》。

竺可桢在气候研究方面有什么成就

好就业。根据查询职友集得知。

1、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浙江从事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大气污染治理、气象服务、空气质量监测、民航气象观测预报等相关工作,在国家气象、环保部门、气象服务公司、航空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就业。

2、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农业、生态、环保、航空、海洋、水文、能源、国防等相关领域从事业务、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术成就

1961年他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72年他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述的地理现象,证明了二十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十七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后一篇论文,可说是他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的结晶,是一项震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不,温度变动的幅度0.5—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在气象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向十分重视气象气候与生产及人类生活的联系。早在1922年,他就发表过《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的学术论文。1964年他又发表了《中国气候特点及其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运用植物学的原理,以太阳辐射总量、温度、雨量三个气候要素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粮食作物在各地区发展的潜力及限度,为改革栽培制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这篇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竺可桢也因之受到主席的接见。 竺可桢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他从1921年起就观察记录物候。1963年和宛敏渭合著《物候学》出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普及了物候学知识,提倡因地制宜,利用物候规律安排农事活动。此书一出就迅速销售一空。 竺可桢也是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的《论新月令》一文里,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方面的成就后,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 年起,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便选定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差不多全部农作物,委托各地的农事试验场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保留有1934—1940年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停测,其中仅有1934—1936年的记录比较完整。比较正规和连续的观测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1961 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1966—1971年中,多数单位中断了观测,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复。近年,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资料已陆续出版,第一期年报的命名和内容,都是竺可桢亲自审定过的。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1963年出版、1973年增订重印的《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197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联系;由于物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他提出应从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探索其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希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知识性。他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大量引用了古物候资料和采用了物候学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评介该文时,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中发表文章《大自然的语言》,现被编入中学教学范文中。

编辑本段主要论著

《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1916年);《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16年);《远东台风的新分类》(1918年);《关于台风眼的若干新事实》(1918年);《台风的源地与转向》(1925年);《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1925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1926年);《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年);《中国气候之运行》(1933年);《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年);《中国气候概论》(1935年);《前清北京之气象记录》(1936年);《物候学》(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中国的亚热带》(1958年);《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1963年);《竺可桢文集》、《竺可桢日记》